人物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春秋:卫国州吁篡位与树立外敌的策略的失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2 10:32:57    

公元前719年鲁隐公四年,卫国公子州吁纠集党徒袭杀了卫国国君卫桓公姬完,自己登上了国君之位。虽然进入春秋时期之后,屡屡发生弑杀国君上位的事件,但在春秋早期篡位者自身的威望要足够高,可以得到精英集团的信任,否则只能等着被人赶下去。虽说春秋时期已经礼崩乐坏了,但还没彻底崩坏,如果吃相过于难看,也会有人来打抱不平的。恰好州吁的威望就没有那么高,他在卫国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面对困局,他该怎么办呢?

树立外敌

当一个团体内部矛盾较大时该怎么办?古今中外都“英雄所见略同”,那就是树立一个强大的外敌,然后促进内部的团结,最后达到整合内部的目的。公元前499年到公元前449年在希腊半岛爆发的波斯和希腊之间的战争就是这样一个例子,面对强大的波斯帝国,本来打成一片混乱不堪的希腊诸城邦不得不联合起来。他们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有海军的出海军,有陆军的出陆军,历经五十年的争斗终于把强大的波斯帝国顶了回去。面对强敌,地缘相近的团体会因为共同利益团结起来,这不仅发生在西方,在古老的神州大地上也是一样。

州吁弑君自立之后,明显地感觉到群臣的情绪不对,所以他急于采取措施稳定国内局势,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国外。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在郑国发生了一场决定郑国未来的战争——鄢之战。老奸巨猾的郑庄公摆了弟弟共叔段和母亲武姜一道,共叔段狼狈出逃,武姜被软禁。而共叔段的儿子公孙滑则逃往了卫国。这时的卫国是卫桓公当政。卫桓公打抱不平指责郑庄公囚母逼弟,带领大军主持正义,自不量力地讨伐郑庄公,把没回过神来的郑庄公打了一个冷不防。吃了亏的郑庄公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处理好内部事务的后立刻组织王师,虢国和邾国以及鲁国联军打到了卫国的都城。这时的郑国可是春秋小霸,哪里是卫国能招惹的,于是卫国便被按在地上打。如今公子州吁主持卫国大局,于是他便把目光转向了郑国。

宋国与郑国的矛盾

宋穆公继承了殷商时代的贵族传统,把国君之位传给了自己兄长的儿子与夷,同时把自己的儿子公子冯送到了郑国。宋穆公觉得这样做既可以对兄长宋宣公有所交代,又可以让与夷和自己的儿子和平相处。这样的安排看上去两全其美,实际上却隐患重重。由于宋穆公的良好品德,宋国上上下下对他的治理都很认可,同时也把对宋穆公的感情移到了宋穆公的儿子公子冯身上。所以公子冯的威望之大已经超过了宋殇公与夷。虽然公子冯出居郑国,但他的影响力并没有衰弱。

于是卫州吁给宋殇公写了一封信,鼓动宋殇公进攻郑国:

“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

州吁的建议正中宋殇公的下怀,于是发生了东门之役(见本人撰写的《春秋:宋殇公的腹心之疾与开启中原之乱的“东门之役”》)。那么卫州吁想通过树立外敌团结内部来巩固自己地位的目的达到了吗?

效果

对于州吁鼓动攻打郑国的的行为后果,鲁隐公与大夫众仲的对话给出了答案:

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众仲认为应该“以德和民”,不应该“以乱和民”,想通过战争的手段巩固自己的地位,必然会遭到反噬。事情的发展也正如众仲所料,“九月,卫人杀州吁于濮”,很快州吁被卫国群臣联合除掉了,州吁的统治连一年都没能维持下去。

尾声

春秋时代弑君夺位的乱臣贼子很多,为什么州吁的统治如此短暂?虽说春秋时代已经礼崩乐坏,但也不是一点秩序也没有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孔夫子提倡的礼义道德还是有用的。卫州吁没有积累出很大的威望,于是他失败了。所以在春秋时代即使内心不认同也必须竖起礼义道德的大旗,否则在春秋时代也是混不下去的。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