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戚继光简介个人资料(海浪花/戚继光生平史话 胸怀宏愿)

13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4 10:48:16    

朝廷调戚继光北上的初衷是“专督练边兵”的。隆庆元年(1567)末,戚继光怀着满腔希望到达北京后,他将早已成竹在胸的御虏方略加以补充、细化、完善,立即向朝廷上《请兵破虏(四事)疏》,陈述他练兵备战、抗击鞑靼的具体方案。

他请求朝廷授予他便宜行事之权,让他统率10万大军,并将这10万大军训练成节制之师。然后在平原旷野之上,与敌人堂堂正正地厮杀格斗,打几个大仗,使敌人一败涂地,心寒胆裂,再也不敢南下进犯。10万强兵练成之后,分散到九边进行练兵,这样九边士兵都可以成为强兵;再用来训练京营,京营的兵也可成为劲旅。用这样的军队去征伐鞑靼,就可以无往而不胜。这是巩固北部边防的上策。同时,有了这训练有素的10万强兵,“冗兵可汰,冗食可裁。移修边墙之费以资供需,撤戍边之兵以资训练,而买马之费可省,屯田之政可修,非直强兵亦以富国”。

如果10万之数不可得,他请朝廷给兵5万,经过训练,也可抵挡鞑靼,使其不敢南犯,亦可保边境十数年安宁,这是中策。如果5万也不行,就请给兵3万,虽然不敢保证一定成功,但完善关塞,严密防守,敌人进犯时,也可以乘隙一击。不过这是不得已的下策。如果“以臣言纰缪”,连3万兵都不给,仍像以前那样,领兵不超过万人,那么在鞑靼来犯时,就无济于事了。“臣即不自爱,谓国威何惟”!

在《请兵破虏(四事)疏》中,戚继光认为,边兵老弱不齐,久无训练,惮虏畏敌。京营承平日久,窜身豪门,本业早废,已非精锐。所以只有实行招募。但一般的招募多是无籍流民,管束不严则不可用,稍严即叫苦不迭,离队逃跑。因此他想按照在浙江的做法,依靠地方官员,招募新兵加以训练。他请求和兵部侍郎谭纶“不拘科甲与见任废弃”,选择领兵的将领和文官,选好后与他们歃血为盟,同心共济募练新军;他建议调久经战斗考验的浙江旧部下乌台兵一万,教以战阵机宜,争取半年内完成。并要求各县访求本地豪杰义勇,预先加以抚恤;将训练有素的浙江兵分赴各县,同县令一起募兵3000,即以县令监军,就地依法加以训练,争取一年之内练成;各地兵练成后调至近京地方进行合练。然后再用这支军队去训练边兵,九边之兵都可成为精兵。再将京营兵置于这支劲旅之中,日夜习效,京营也就成了精兵。“如或不效,臣甘欺罔之诛”。

戚继光在《请兵破虏(四事)疏》中,还对士兵的来源、粮饷的筹集、战车兵器的制造、功罪赏罚等提出了具体建议。他着眼于整个边防,主张以战为主,战守结合,实施积极防御战略,最好是能训练10万精兵,“游兵击敌”,主动出击,彻底征服鞑虏。即使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也“须驻重兵以当其长驱,而又乘边墙以防其出没,方为完策”。戚继光提出的这一整套抗击鞑靼内犯的谋略,是他在带山东民兵轮戍蓟州时就开始思考的问题,是在对敌情、我情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酝酿提出来的,是他多年来带兵打仗经验的总结和发展,而这一谋略对北部边防来讲则是从练兵到战法的重大变革。

壹点号海浪花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