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从“围魏救赵”到“窃符救赵”,赵魏之间发生了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1 01:28:13    

围魏救赵,魏国攻打赵国,齐国出手相助,攻打魏都大梁,解赵国之围;

窃符救赵,秦国攻打赵国,魏国出手相助,和楚国联手攻打秦国,解赵国之围。

魏赵之间发生了什么,导致魏国对赵国是又打又救的?

赵国又是怎么回事,总是被救?

要明白这些,得先看看他们都发生在什么时候。

围魏救赵,发生在公元前353年;

窃符救赵,发生在公元前257年。

中间隔了差不多一百年!

一百年,可以发生很多很多事情了----1991年苏联解体时美俄亲如兄弟,现在势同水火,才不过二三十年。

我们看看两次救赵的经过。

三家分晋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刚开始赵,韩,魏一直是保持着同盟关系,因为身边的秦、楚、齐都是从春秋时期开始就一直存在的传统强国,三个新晋的诸侯,必须要抱团取暖才有机会逐步发展。而战国初期的魏国是很强的,因为魏国是最早开始实行变法的国家,相继任用了李悝、吴起实行法治和军事上的改革,使魏国成为非常强盛的大国。但魏国强大以后就有点飘了,忘记了盟友的利益,同盟开始松动。

围魏救赵

公元前381年,赵国迁都邯郸,这令魏国很是恼火----他们认为赵国就应该偏安于北方,中原地带是我魏国的地盘你赵国滚远点;公元前361年,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减少西方强秦的威胁,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这导致老牌帝国齐国的不满;又过了七年,赵国在齐国的怂恿下,占领了魏国属地中山国,这直接导致当时的魏惠王忍无可忍怒火中烧,终于兵出赵国,合围邯郸。然后就是赵国求救,齐威王发兵10万,田忌挂帅孙膑为军师,上演了一出“围魏救赵” 的经典战役。

下面看窃符救赵:

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拥有了中国第一支正式的骑兵部队,赵国军事实力大增,开疆拓土2000余平方公里,成为关东六国之首。最强大的时候赵武灵王曾经亲自乔装入秦,探寻绕开函谷关进攻乃至消灭秦国的路线。

胡服骑射


到赵惠文王时,赵国更是涌现出一批经天纬地之才,廉颇蔺相如耳熟能详。

战国七雄

但是此时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国力已经逐渐开始超越赵国。强秦霸气登场,诸侯惴惴不安,到赵孝成王时迫于诸侯压力,赵魏之间早已经又结成了盟友关系。与此同时,秦赵之间也在相互试探,完璧归赵,渑池之会都是这动作的体现。直到公元前260年,因为上党地区的归属问题,秦赵之间爆发了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国投降将士,震惊列国。赵国无奈之际不得已求和,然最后时刻实在受不了肉疼,最终撕毁割地赔款合约。

公元前257年强秦直接三十万大军包围邯郸,赵国再次面临灭顶之灾。于是平原君左冲右突,于危急存亡关头与信陵君一起上演了一幕窃符救赵的大戏。最终邯郸再次幸运脱险,赵国得以多活了30年(前228年秦破邯郸,前222年灭赵)。

历史上的赵国真是个传奇班的存在。从赵氏孤儿的星星之火,到后来赵惠文王时如日中天叫板强秦,再到屡中离间计“纸上谈兵”尽毁百万雄师,最后斩杀名将李牧自毁长城,一手烂牌打好是它打烂也是它,200年国祚可以说正是兴也勃亡也忽。

但它毕竟是一个曾经的强国大国,光是围绕它而产生的流传至今的成语都有一堆。我们扒一扒:

赵氏孤儿

围魏救赵

胡服骑射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纸上谈兵

毛遂自荐

脱颖而出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