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大清十二位帝王,那是各有各的特色,撩妹达人乾小四,工作机器大胖橘,但要论功绩而言,无人可与康熙争锋,康熙一生有何功绩?凭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康熙 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大清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自出生以来,拿的就是天选之子的剧本,一路死爹死妈死老婆,他8岁登基在位61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既然是天选之子,那丰功伟绩必不可少,康熙在15岁时就大展神威,除去了权倾朝野的鳌拜,一举震慑众臣,之后便开始了他建功立业的一生,第一个功绩便是平三藩,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 靖南王耿精忠。
三藩原是为满清入关与平乱,立下战功的大功臣,清政府为嘉奖三人的功绩,便将三人封为藩王镇守各处,随着三人权势的扩大,俨然成了当地的土皇帝,这就碍了真皇帝康熙的眼了,康熙便决定撤藩。
平西王吴三桂直接就反了,给自己封了个大元帅的官职,提出“兴明讨虏”的口号,扛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将矛头指向了朝廷,讽刺的是满清铁骑正是他放进来的。
吴三桂作为老将,军事能力自然是没的说,一路势如破竹,几乎占据了湖南全省,康熙对三藩则是实行分化政策,坚决打击吴三桂,对其他反叛者实行招抚,吴三桂打着打着,突然就发现自己的小伙伴,怎么都到对面去了?
穷途末路的吴三桂,最终积郁而死,三藩之乱就此平定,通过这一战,康熙巩固了清朝的统一,维护了皇权的稳定,三藩收拾完了,康熙又迎来了新的对手。
沙皇俄国自建立后,始终未停下对外扩张的脚步,但是欧洲他又打不过,便将视线放到了,与沙俄接壤的满清,沙俄很快便扩张到了,黑龙江流域附近,与清王朝发生了冲突,但当时康熙忙于三藩之乱,没时间也没精力去搭理沙俄,沙俄趁此机会侵吞了不少疆土。
康熙皇帝在平定内乱之后,便着手收拾沙俄,雅克萨之战爆发,此战以清王朝取胜而告终,大战赢了康熙却没乘胜追击,收复被沙俄侵占的失地,只是与沙俄匆匆签下合约,定下了中俄的边界线,白白损失了原属于满清的土地,康熙是觉得家太大了,少一块土地也没什么吗?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少了哪一块他都心疼,康熙之所以与沙俄言和,皆是因为强敌噶尔丹又出来溜达了,噶尔丹原属于漠西蒙古,清朝建立后,漠南蒙古与漠北蒙古纷纷归顺,漠西蒙古中的准噶尔部逐渐强大起来,并准备统一蒙古,恢复蒙古帝国昔日的荣光。
而对于满清来说,准噶尔也是一个强敌,当时准噶尔汗国,已经算是一个超级大国,噶尔丹又是一位野心勃勃的领导者,拥兵数十万,一心想要吞并蒙古草原,噶尔丹除了骑兵外,还有不少火绳兵和炮兵。
所以与清军打的是你来我往,急的康熙只好御驾亲征,天选之子都来了,噶尔丹这个炮灰直接兵败被杀,准噶尔汗国也成了满清的属国,一位成功的帝王文治武功必不可少,康熙又在文治方面有何贡献呢?
康熙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亲自主持编纂了许多重要的典籍,比如《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等,他所主持编纂的典籍,高达六十多种,皆为后世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康熙还培育西学人才,学习西方的文化,虽未学习到核心思想与技术,但这种好学精神还是值得表扬的,完全没有天朝上国的自大,这可比他孙子乾隆好多了,如此文治武功后人在称赞康熙时,总将他称作千古一帝。
对此许多始皇帝的粉丝就不满了,康熙怎能与秦始皇媲美,秦始皇大家都很熟悉,灭六国建立起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大一统的局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抵御匈奴修建万里长城,为以后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在前无古人的情况下,开创大一统属实不易,且他重农抑商的思想,更是影响了中华民族数千年,要从此角度比较,康熙真是坐飞机也比不上,毕竟他出生的太晚了,二人之间差了近两千年,但康熙的功绩也着实存在,他的所作所为也称的上是一代明君,但与秦始皇比还是稍有逊色,至于千古一帝这个称号,到底属于谁,那就只能见仁见智了。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