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历史杂谈——秦穆公时代秦人称霸西戎的策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01 09:46:55    

秦穆公姓嬴,名任好,谥号穆,在位39年,为秦国历史上第九位国君,也是雍城为都期间第四位国君,秦始皇第十八代先祖。

秦穆公即位后,锐意进取,力图使秦国与中原各国平起平坐,甚至有朝一日成为诸侯会盟的盟主。

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推行富国强兵之策,发展军事,奖励生产,使秦国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有了显著增强。

秦穆公曾将兴建的宫殿称为“霸城宫”,并将秦都附近的雍水改称为“霸水”,“以章霸名”,体现了秦人称霸的雄心壮志。

在实现霸业方面,秦穆公先后采取了五项重要举措,分别是选贤用能、争取民心、秦晋联姻、东向攻晋、西向伐戎。

选贤用能

为政之要,首在人才,尚贤者,政之本也。秦穆公是一个非常重视人才建设的国君,他执政期间,尚贤用能,大胆提拔重用非秦国的人才,开创了秦国起用外国人才的客卿制度

在选人用人方面,他采取“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的相马之法,先后获得了公孙支、百里馔、蹇叔、丕豹、由余等优秀人才,在秦国形成了一个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用人环境,为其争霸天下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秦穆公选拔的能人贤士中最有名的是百里侯,百里馔人称“五羖大夫”,之所以有这个称号,是因为他是秦穆公用五张黑色公羊皮从楚国赎回的。

秦穆公娶晋献公的女儿穆姬为妻时,秦国大夫公孙支在穆姬的陪嫁单上发现了百里侯,知道他是一位贤臣,便向志在图强的秦穆公极力推荐。

求贤若渴的秦穆公喜出望外,急忙去请,却得知百里煲不愿忍受奴隶的生活,趁人不备逃到了楚国。

秦穆公想用重金把百里煲赎回来,又担心楚人怀疑,就听从建议出低价赎回,就用五张羊皮赎回了他。

当百里馔被押送到秦国时,秦穆公亲自为他打开桎梏,与他商谈国事,两人“语三日,穆公大说,授之国政”。

百里侯看到秦穆公是个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英明国君,又对穆公推荐了他的朋友蹇叔。

公子絷在请蹇叔时发现,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二人谈吐不凡,也是难得的人才,就索性将他们父子三人一齐请到了秦国。

穆公向蹇叔请教了如何当好国君,如何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蹇叔向穆公陈述了自己的主张,穆公大为佩服,高兴得竟然忘记了吃饭。次日,穆公拜蹇叔为上大夫。

可以看出,秦穆公是一位唯才是举、用人唯贤的国君,只要是人才就大胆选拔举用。

争取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秦穆公认识到要实现霸业,不仅要有人才,还得有民众的支持和拥护。秦穆公上台后,就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深得秦国百姓的欢迎。

《史记·秦本纪》记载了秦穆公“赐酒赦野人”的亲民爱民之论秦穆公时代秦人称霸西戎的策略举。有一天,秦穆公一匹喜爱的战马不幸丢失了,被生活在雍城外的“野人”捉得,并把马吃掉了。

当地的官吏抓住这些“野人”,准备严惩。秦穆公得知后说:“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

秦穆公不仅赦免了这些“野人”,还把军中美酒赐给他们解毒。这些“野人”叩头谢恩,分饮其酒,对秦穆公的不杀之恩非常感激。

秦穆公十五年,秦国与晋国之间发生韩原之战,秦穆公与晋惠公都挂帅亲征,在战斗中,秦穆公看到晋惠公的马车陷入泥淖,便乘机带兵前去追击。不料,秦穆公刚刚追赶到晋惠公的战车前,就被晋国几位将领包围。

正当秦穆公仰天长叹、感到绝望之时,突然一队“野人”飞驰而至,这些正是雍城外曾偷食秦穆公马肉的300余“野人”。

这些“野人”的出现不仅使穆公得以解脱困境,而且还活捉了晋惠公。正是有了这些以死相报的“野人”相救,秦军才扭转了战局,获得战争的胜利。

从韩原之战中我们可以看出,秦穆公在国内已经拥有了百姓的支持和拥护,而且关键时刻还有人为他拼命。

秦穆公认识到要谋取霸业,不仅要赢得国内臣民的拥护,还必须扩大秦国的影响力,得到近邻各国人民的支持。

秦穆公十二年,晋国遇到旱灾,粮食歉收,向秦国借粮,当时秦国的许多大臣极力反对,认为晋国言而无信,忘恩负义,不值得同情,更有人建议乘其饥荒,出兵讨伐。

但秦穆公力排众议,他向群臣解释说:“其君是恶,其民何罪?”遂慷慨地援助了大量粟米给晋国救灾。

当时的运粮船队,由洲河、渭河进入黄河,溯汾水,“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其规模之大,犹如一场战争,史称“泛舟之役”。

从军事上讲,放弃一个攻打的良好战机,去援助自己的战略对手,看似愚蠢。但在秦穆公的眼中,要征服的不仅仅是一个晋惠公,而是整个晋国,整个天下的民心。

“泛舟之役”这样的大型人道主义救灾义举,晋国的百姓看在眼里,把秦穆公的恩情记在心里,显然这也是一场争取民心的无形之战。

通过“韩原之战”和“泛舟之役”,我们可以看出,秦穆公在国内、国外都赢得了百姓的支持,为开创霸业奠定了群众基础。

西向伐戎

在秦国西部和北部,即今陕甘宁一带,生活着许多戎狄部落和小国,他们统称为西戎。秦国的北方有朐衍、义渠、昆戎、乌氏,西方有翟、源、绵诸,东方有大荔,这些西戎部落中实力较强的是绵诸、义渠和大荔。

其中,绵诸有王,实力最强,与秦国疆土相接。这些戎人生产生活落后,披发衣皮,居无定所,过着游牧生活,经常袭扰秦国边境,抢掠秦人的粮食、子女和牲畜,给秦国边境的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秦穆公在东线的胜利,震惊了西戎各国,绵诸王感到非常惧怕,于是就派由余到秦国。由余的祖先是晋国人,因为躲避内乱而逃亡到了西戎,由余从小在西戎长大,深得戎王信任,在由余的协助下,绵诸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秦穆公伐戎,总共采用了两个计谋:一是离间计,二是美人计。离间计主要针对由余,离间计分四步完成。

第一步是待由余,也就是款待由余。由余来到秦国后,秦穆公热情地接待了由余,亲自陪同他参观了秦都雍城富丽堂皇的宫室建筑,由余在参观雍城之后感叹地说:“使鬼为之,则劳神也;使人为之,亦劳民矣。”

第二步是留由余,在由余出使秦国期满之后,秦穆公找出种种借口,挽留由余多住几天,尽量推迟由余返国的时间。由余迟迟没有归国,就引起了戎王的猜疑。

这时,秦穆公开始实施美人计,从秦国挑选一些年轻貌美、能歌善舞的女子,送给绵诸王享用。戎王一见这些女子,马上就被迷惑住了,整天不理朝政,花天酒地。

看到绵诸王沉溺于歌舞声色之中,秦穆公这才实施离间计的第三步:送由余,让人护送由余回到了绵诸国。

由余回国后看到国内的变化非常着急,赶紧劝告戎王,不要再迷恋酒色,可此时的戎王根本听不进去,而且对由余大加责备。

看到戎王不再信任由余,秦穆公又采取了离间计的第四步:请由余,数次派人到绵诸国劝其归秦,由余左右为难,最后还是痛下决心,离开西戎,来到了秦国。

由余归附秦国,穆公非常高兴,向他请教西戎的山川形势,商讨如何讨伐西戎的策略。

秦穆公三十七年,秦穆公亲自率领大军出征西戎,由于秦军对西戎的山川地理、兵力虚实等情况了如指掌,又有由余这个高参指导,所以秦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秦军迅速包围了绵诸,西戎军队仓促应战,一触即溃,戎王当时还醉酒未醒,秦军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

在消灭绵诸国之后,秦穆公乘胜前进,接连征服了十多个戎狄部落,一举统一了西北地区,威胁秦国多年的西戎终于被秦穆公所征服。

至此,秦穆公实现了自己即位时富国强兵的目标,达成“称霸西戎”的战略目标

结语

秦穆公在位期间开创了“天子致伯、诸侯称贺”的一代霸业,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被秦孝公称为“甚光美”。

在秦穆公时代,秦国才真正跻身诸侯强国之列,开创秦国的霸业之基。具体而言,秦穆公有四项重大贡献。

一是实现了西北地区的局部统一,向东实现了秦人“饮马于河”的战略梦想,向西实现了“益国十二、开地千里”的辉煌战绩,所以司马迁说“自穆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竟成始皇”,把秦穆公的成就视为秦始皇统一大业的基础。

二是在外交上,与晋国建立了“秦晋之好”的友好同盟关系,三是在文化上,开启了东西方文化传播交流的先河,四是促进了西部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为华夏民族的最终形成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