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酒中仙的诗人是谁(白居易晚年为何也成“酒中仙”)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5 13:15:35    


-1-

两枝杨柳小楼中,袅娜多年伴醉翁,

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这是白居易晚年所作《杨柳枝》诗。诗中“两枝杨柳”,指的是他的妾樊素和所养歌舞妓小蛮;“醉翁”指诗人自己。据唐·孟棨《本事诗·事感》中记载:“白尚书姬人(妾)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这时的诗人,步入古稀,因厌恶官场政争而起归隐山野之意,遂将樊素、小蛮遣散还乡。第二年,即会昌二年(842),白居易与香山寺僧如满,共结香火社,诗人一身白衣,手执斑鸠鸟形手柄的鸠杖,自此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一说唐代诗人饮酒,我们便想到“斗酒诗百篇”的李白,对白居易的酒事则极少提及。正如一说诗仙,我们便想到李白,殊不知白居易也有诗仙称呼。唐代牛僧孺有诗云:“诗仙有刘白,为汝数逢迎。”刘系刘禹锡,白就是白居易。因有了前辈李诗仙,刘只能叫诗豪,白也只能称诗魔、诗王了。而“会须一饮三百杯”的李白自称“酒中仙”,白居易也不敢造次,只能称“醉翁”、“醉吟先生”了——尽管他也很能喝(按身体底子和胸中豪情酒量应不敌李白),他写酒的诗应比李白更多——宋人方勺在《泊宅编》中称: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中,饮酒者八百首。

白居易画像

又据《穷幽记》一书记载,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家有池塘,可以泛舟。宴请宾客常常是在船上。白居易让仆人在船两侧吊上百余只空囊,用来装满美酒佳肴,随船边行边饮,吃喝完一只再拉起一只,直至大家酩酊大醉为止。这时的白居易,已到知天命之年,不再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是小烧喝不尽,水下滚滚来了。

不止是在家里、船上喝,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上置一琴一枕,车两侧竹竿悬两只酒壶,琴酒不分家,直到兴尽始返。也不止是喝,还亲自酿酒。“开坛泻罇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这是白居易对自家佳酿的赞美诗。

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是在穆宗长庆元年(821)七月。身处宫廷新旧势力集团明争暗斗的旋涡中心,他恨不能赶紧被外放他乡。这下好了,不仅如释重负,远离了是非之地,还能到山光水色秀丽的杭州待上几年,心中自是美哒哒。赴杭途中船上,诗人即兴吟道:“退身江海应无用,忧国朝廷自有贤。且向钱塘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舟中晚起》)意思说,朝廷的事爱咋地咋地吧,大爷不跟你们玩了。

也就是从这时起,年已半百的白居易由“闲醉”一步步成为“酒中仙”。他爱上美酒,自然与内庭争、外美景有联系,但是此外还有着更多的因素。白居易有名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喝大酒的背后,也是“一吟悲一事”(白居易诗),一把辛酸泪了。

-2-

大约在白居易23岁时,父亲白季庚死于襄州(襄阳)别驾(州刺史的佐吏)任上,时境况凄惨,甚至无力安葬。居易不得不投靠大哥白幼文。到了元和六年(811),白居易39岁时,母亲又因精神失常落井溺亡。

此前,白居易因宦官刘士元和居易至交元稹在敷水驿争宿驿厅,刘无理取闹,用马鞭抽伤元稹的脸;可怜元稹挨了打不算,还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身为谏官(左拾遗)的白居易为好哥们上书辩护,宪宗未予采纳,任左拾遗期满的白居易,也被迫自请去当了京兆府户曹参军。仕途刚有起色,政治抱负夭折,其心情自是苦闷之极。

母亲去世后,白居易回到渭河北岸金氏村守孝三年。这时,不幸的事情又来了。先是他自己因母亲丧事忙碌病倒,接着他的掌上明珠、只有三岁的女儿金銮子又死了。“行年欲四十,有女曰金銮。生来始周岁,学坐未能言。”金銮子是白居易38岁时所得,其精神打击可想而知。

为排解忧愁,这时的白居易还没有抽刀断水,而是做了农民,到田间劳动中去寻求快乐。他自己种了大片的麦田、谷黍田,以至京城来的信使,每次都不得不到庄稼地里去寻他。直到三年守孝期满,白居易才摘下草帽,扔掉泥靴子,回长安继任去了。

清·三十六诗仙图卷·白居易

前面所述白居易71岁归隐洛阳香山,并不是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次。“江州司马青衫湿”,回到长安的次年六月,因宰相武元衡被暗杀事件,白居易再遭排挤,贬为江州司马。司马本是闲职,无事可做的白居易便整日里四处溜达。

这一日,诗人溜达到庐山,被香炉峰景色迷住,遂寄宿东林寺,并与寺内主持僧满上人结下因缘。回想宫廷政治黑暗荒唐,农民百姓贫苦挣扎,诗人开始怀疑自己早年即抱有的“兼济天下”的理想,琢磨着是“独善其身”、退隐山林的时候了。

终老庐山的想法一产生,他便付诸行动,在香炉峰北侧建成三间草堂。于817年三月住了进去。正所谓“有时聚猿鸟,终日空风烟。时有沉冥子,姓白字乐天……倦鸟得茂树,涸鱼反清源,舍此欲焉往,人间多险艰。”(《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

这一时期,诗人既与高僧结缘,饮酒当然也很节制。然而,他毕竟刚过不惑之年,心中难免死灰复燃,幻象一旦破灭,诗人的“兼济天下”的梦想又蠢蠢欲动了。江州司马三年期满,诗人奉诏迁任忠州司马,入川去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忠州(今重庆忠县),诗人沾上了巨大的酒瘾。

“天涯深峡无人地,岁暮穷阴欲夜天。不向东楼时一醉,如何拟过二三年。”(《东楼醉》)忠州当时是个兔子不拉屎的荒凉之地,加之诗人仍然无事可做,寂寞与孤独笼罩了他。尽管这时他也时时焚香打坐,诵读佛经,但这里终究不比庐山,也没有僧满上人,更多的时间里,白居易沉醉东楼:“莫辞数数醉东楼,除醉无因破得愁”(《东楼招客夜饮》)——这个时候的诗人已近知天命之迟暮,仕途多舛,接连失去亲人,没了杯中酒、醉里乡,他简直不知道怎么活下去了。低沉之至!

-3-

事情当然还没有完。忠州任期满回到长安后,诗人被任命为主客郎中知制诰。接着,又卷入在821年的进士考试舞弊事件纷争中,奉命断案时,不但得罪了主考官、自己的大舅哥杨汝士(其弟弟杨殷士落榜),还使得二李(李德裕、李宗闵)之争尖锐化。真是里外不落人。是年七月,便再次离开长安,到杭州做刺史去了。

杭州,那是诗人一直向往之地,加上外放的解脱感,这一回,与忠州以酒解愁恰恰相反,如本文前述种种,诗人简直是报复性地“人生得意须尽欢”了。

杭州任满后,白居易又做过苏州刺史。不久,于826年因病辞职,次年回到洛阳居所。不久,在诗人61岁这年,打击又至,同样是只有三岁的儿子阿崔又死了。这

是白居易58岁的老来子,悲哉痛哉!至此,白居易膝下只剩下二女儿阿罗一个。

还没完。又不久,白居易的两个铁子——元稹和崔群相继离世。武宗会昌二年(842),彻底心灰意冷的诗人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卖掉坐骑,遣散家妓,真正归隐山野。在洛阳香山,诗人长出一口气:“往时多暂住,今日是长归。”(《归履道宅》)

白居易诗经老妪

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晚年嗜酒,却并不是个“酒鬼”。他曾解释说:不要轻视一天的酒醉,我这是为消除九天的疲劳啊。诗人也真不是光喝酒不干事。如做杭州刺史期间,他力排众议,修筑西湖堤防蓄水以利灌溉,解决了当地农业长期以来旱情威胁;又主持疏浚六井,解决了杭州人饮水难题。在苏州刺史任内,为便利苏州水陆交通,他主持开凿了一条长七里的山塘河,并辟“山塘街”。

公元844年,73岁的白居易,还出钱开挖龙门一带阻碍舟行的石滩。事成后作诗“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仍反映出他对“达则兼济天下”情怀之耿耿不甘。

两年后的武宗会昌六年(846)八月十四日(阳历9月8日),白居易去世。唐宣宗李忱闻讯凄然,赋诗悼念:“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封建社会以一帝王之身专门写诗悼念一诗人臣子,殊不多见也!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