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后徙居江陵。]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公元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公元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的简历比较简单。
公元715年岑参生于河南仙州(今许昌),时父为仙州刺史。
20岁时,岑参至长安,献诗求仕未果,开始漫游生活。
公元744年,30岁时中进士。749年赴安西做幕府。公元751年回长安。
公元754年出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常清的判官、3年后回朝。
公元766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6年两度出塞,写了七十多首雄奇瑰丽的边塞诗,使岑参诗歌境界空前开阔。其诗歌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他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在他笔下,在大唐帝国所向披靡,任何敌人都不能成为真正的对手,所以他并不需要写士兵们的出色奋斗和艰苦牺牲,他要写的是横在战士们面前的另一种伟大的力量,那就是严酷的自然。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景。如没有积极进取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很难产生这种感觉的,只有盛唐诗人,才能有此开朗胸襟和此种艺术感受。
岑参以好奇的热情和瑰丽的色彩表现塞外之景。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晚年,岑参的诗歌感时伤乱,渐趋消沉。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澭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相如琴台古,人去台亦空。台上寒萧条,至今多悲风。
荒台汉时月,色与旧时同。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老人七十仍沽酒, 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巧似钱, 摘来沽酒君肯否?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