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巴金简介个人资料(男人最深情的样子,他都有了)

164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09 10:20:24    


2005年的10月17日,一位101岁的老人,在上海溘然长逝。

按照他的遗愿,他的骨灰将与妻子的骨灰混合在一起,洒入大海。

此时,距离老人的妻子逝世,已经过了33年。

尘世的风沙逐渐消磨了她存在过的痕迹,但在丈夫心里,她始终光彩夺目,一如往昔。

等到魂归碧海时,她和失散的爱人,将再也不会分离。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这位深情的丈夫,有一个响彻文坛的名字——

巴金。

有人说,巴金是五四新文学时代的最后一位大师,他的逝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可对巴金而言,才名盛名,不过云烟一场,他留恋的,永远是这个充满回忆的人间。

经历百年的风雨,这个世纪老人早已看淡了许多,也放下了许多。

唯独一颗柔软心,支撑着他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

爱情里,做最温柔的丈夫

1936年,大上海的一家餐厅,巴金遇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萧珊。

彼时,巴金已经因为小说《家》享誉国内,而萧珊是他的忠实读者。

见面前,两人已经通过书信神交已久,正式聚会,更是一见如故。

19岁的萧珊,兴高采烈地和巴金分享自己的校园生活,巴金则微笑地听着,给萧珊提出最恳切的建议。

那之后,萧珊经常去找巴金聊天,有时是请他指点自己的翻译,有时是向他倾诉家庭的烦恼。

桃李年华的少女,心思明媚又纯真,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她对巴金的爱慕。

心思细腻的巴金,怎会不知道呢?

可巴金却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感情,因为他觉得,萧珊才貌俱佳,还比自己足足小了13岁,万一她还有更好的选择,自己岂不是耽误了人家?

他宁愿独自痛苦,也不愿心上人做出后悔的决定。

有一天,萧珊告诉巴金,自己正在被家长逼婚。

巴金听闻,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他还是故作冷淡地说:

“这件事,由你自己做决定。”

巴金的态度,伤透了萧珊的心,她哭着跑下楼。

巴金见状,懊悔不已,他忙追上萧珊,说:

我明白你的心意,只是你现在还小,一旦考虑不成熟,会悔恨终身的。

这样吧,等你将来长大了,还愿意要我这个老头子,我就和你生活在一起。

一番肺腑之言,让萧珊十分动容,她更加坚定了和巴金在一起的决心。

一年后,抗日战争爆发,萧珊和巴金一起投入了救亡运动。

战火中,两人的感情不断升温,终于在1944年,修成正果。

巴金曾深情地对萧珊说:

“在任何环境下,我都要做一个值得你爱的人。”

在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巴金总会省下口粮带回家,给妻子和儿女吃。

如果出门太久了,他还会写信寄给萧珊,让她不要担心。

而萧珊则默默地在后方,承担起照顾子女和老人的重任。

两人就这样相互扶持着走过了20多年,感情愈发甜蜜深厚。

然而,上世纪的一场噩梦,却将夫妻俩的幸福彻底打碎。

巴金被安排到臭烘烘的牛棚劳作,萧珊也被无辜牵连,每天都要去扫大街。

屈辱和迷茫充满了巴金的内心,他经常感慨:

“日子难过啊!”

每当这时,萧珊就会鼓励他:

“要坚持下去,坚持就是胜利!”

萧珊的话,给了巴金莫大的精神力量。

可他怎么也想不到,最先倒下的人,却是萧珊。

1972年,萧珊被诊断出肠癌,开刀后仅仅5天,就离开了人世。

在医院的太平间,巴金看到萧珊被白床单包着,孤零零地躺在担架上。

他泪眼朦胧,一边拍着那个还有点人形的白布包,一边哭着唤萧珊的名字。

可无论他怎么呼唤,爱人都回不来了。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短短几天内,巴金迅速苍老了下来。

他把萧珊的骨灰带回家,夜夜与之共眠。

这样的深情,一直延续到33年后,死神引导他们,在天国团聚。

生前,巴金曾说:

“如果你恋爱,一心去恋爱”。

他用一生践行了这一句承诺,也给人间留下了一段感人的爱情佳话。

爱情最好的样子,不是始终青春如初,芳华如故。

而是愿同你一起度悲欢、共同经冷暖,即使历经沧桑,也能深情不倦地,走完余生。

友情中,做最温暖的知己

有人说,巴金是个长情的人。

这样的长情,不仅体现在他的爱情上,也体现在他的友情上。

巴金的朋友圈,堪称群星闪耀。

冰心、沈从文、鲁迅、茅盾、老舍、萧乾、曹禺……这些文坛巨擎,都和巴金有着深厚的交情。

文人选择朋友的标准一向严苛,为何大家会如此偏爱巴金?

说到底,还是因为他的善良的个性。

沈从文窘迫之时,巴金曾陪他一起去书局,找出版商把稿子卖了;

萧乾被文坛孤立时,巴金毫不避嫌地和他坐在一起,还鼓励他不要灰心;

作家刘白羽儿子生了重病,巴金立刻前往上海,不仅事无巨细地帮忙,而且为了不加重挚友心理负担,从不过问病情。

事后,刘白羽对巴金感激涕零,巴金却淡淡地说:

“没什么,我只是刚好有空,来陪陪你。”

在所有的朋友中,巴金最为人称道的,还是和冰心的友谊。

27岁那年,巴金曾帮助冰心,将她的著作重印出版,让她有钱看病、还债。

这让冰心感动不已,那之后,两人常有书信往来,冰心称巴金为“老弟”,巴金则称冰心为“大姐”。

同为秉性纯良之人,两人在灵魂深处,有深深的懂得和相惜。

但他们始终坚守底线,相处70多年,互敬互爱,从未逾矩。

冰心身体抱恙时,巴金总会电话慰问;而巴金意志消沉时,冰心也都会写信鼓励。

晚年巴金罹患帕金森症,冰心还给巴金送去了放大镜和书架,减轻他创作的痛苦。

巴金曾说:

“冰心大姐的存在,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盏明灯,照亮我前面的道路。”

而冰心也曾在巴金的画像旁题字: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此际当以同怀视之。”

现代人常问男女之间有没有纯粹的友谊,巴金和冰心用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好的回答。

世界上,真的有一种感情,无关风月,只为真心。

三毛曾说:

“朋友中的极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涩,清香但不扑鼻,缓缓飘来,似水长流。”

真正的知己,无需刻意联系,却时常惦记;无需朝夕相伴,却惺惺相惜。

他们虽然和你没有家庭的羁绊,但总能在你需要时出现,成为阴雨天后及时的美丽。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遇到这样的朋友,是一生的幸运。

尘世里,做最善良的凡人

除了对身边的亲友重情重义,巴金对素不相识的人,也十分上心。

巴金成名后,有很多读者给他写信。

为了不让大家期望落空,巴金经常不厌其烦,一封封回信。

和很多作家不一样,巴金对读者的关心,不是纸上空谈,是落到实处的。

年轻的读者,很容易被巴金小说里赤诚和热血感染,想外出闯荡。

巴金总是耐心地劝导他们,先好好学习,再走进社会。

为了帮助年轻人拓宽眼界,巴金有时还亲自掏钱买书,送给他们。

一次,有个女读者被家人逼婚,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写信向巴金求助。

巴金就和两个朋友一起,替女孩还了80多块的债,并把她平安送到上海的舅父家。

有人曾问巴金:

“你是不是有一把钥匙?不然你怎么能打开年轻人的心灵之门?”

巴金总是笑笑:

“我哪里有什么秘诀?只是我把心交给读者,他们也把心交给了我。”

81岁那年,巴金曾收到了10个小学生的来信。

原来,这些学生对社会上“为钱工作、为钱学习”的风气感到困惑,想让巴金来指点迷津。

当时巴金已经罹患帕金森症,握一支笔,都感觉有千斤重。

但他还是给孩子们寄出了两封信,第一封告诉他们,信已收到,不要着急;第二封则详尽地解答了孩子们的所有问题。

在每天只能写几十字的情况下,第二封信,巴金写了足足50多天。

巴金曾动容地说:

“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为了给人间添一点温暖。”

这位善良的老人深知,自己的一点善意,对别人来说,可能就是继续生活的信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所以,他总是心甘情愿地,向世界奉献出自己的光和暖。

这世上,总有些人活着,是为了别人更好地生活。

而当生命的火焰熄灭,他们留下的温柔和闪光,也将永远在世间熠熠生辉。

有人曾给巴金写过这样的祝寿词:

时光如水,巴金是金。

真心真爱,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举重若轻。

大作大家,淡泊宁静。

巴金这一生,亲历过痛失爱人的绝望,和被疾病折磨的痛苦。

但他内心,却始终清澈温暖,纯良如初。

过往的伤痛和龃龉,都被他默默消化掉,化成细枝末节里的善意,摆渡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而这,或许便是人生的智慧所在。

你若深爱,生活便处处可爱;你若善良,世界便处处有光。

其实,这一生是苦是甜,是喜是忧,从不在于我们的经历,而在于我们的态度。

那些始终心怀热忱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从未历经沧桑,而是他们早已参透了生活的真相:

人生难免坎坷,命运难免不测,但只要一直保持一颗滚烫的心,得到的,总会比失去的多。

就像泰戈尔说的:

“当我们热爱这世界时,我们才真正生活在这世上。”

点亮“在看”吧,余生,愿我们持续做一个深情的人,一个从容有情的人,怀温柔半两,许从容一生。

作者 | 竹西,爱读书,爱生活。

图片 | 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