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6月30日讯(记者 杨甜子)近日,在“我骄傲,我是南航人”2021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4600余名本科毕业生顺利完成学业,踏上人生新的征程。
毕业典礼上,南航1996级校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八设计部主任王波兰作为杰出校友代表深情回忆了在南航求学的美好时光。王波兰回忆,20多年前刚走进国防领域时,导弹这个词对她还非常遥远。“为了设计出一款性能优越的导弹外形,我常常在走路吃饭甚至睡觉的时候都在思考。那时候我的设计手稿中有50多种外形和布局的方案,每一种方案都需要100多个小时不停歇地连续计算来支撑,方案却一次次被否定。”在希望失望之间徘徊的王波兰,比对着所有数据的规律,大胆尝试了一种新的布局,通过计算和试验验证完全达到高性能,外形就此一锤定音。她自豪地告诉学弟学妹们,如今这个型号已经定型,并且大量的装备部队多次参加了阅兵式,为捍卫国土安全竖起了新的天盾。
踏上工作岗位并非都是坦途,为国研发重点型号更是负重前行。漫天飞舞的风沙,高强度的雷达辐射,零下30℃的低温……王波兰分享了自己第一次参加大型外场飞行试验时的震撼,她记得大家有一次连续试验了60多个小时,几乎都没有合眼,就是为了能够收集第一手的数据,及时调整试验方案。而在试验成功,导弹直接击中目标的最后那一瞬间,大家终于如释重负,喜极而泣。
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导弹事业,是什么样的感受?王波兰表示,成功往往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后,希望全体毕业生同学们做一个勇敢的人,做一个好奇的人,做一个坚定的人,翻山越岭事竟成。
当天毕业典礼上,毕业生代表、南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余思齐是燃爆全场的“火箭少女”, 她不施脂粉,言语铿锵,却更有一番硬核的力量。2015年进入南航,余思齐的6年本科生涯,有2年是战士。“我曾经历过6天200公里的风雪拉练;酷暑寒冬,我曾跟随部队进驻洞库,15天里没见过一丝阳光;也曾经历过40℃高温下,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带着防毒面具进行高强度训练……”余思齐的努力也得到了认可,在军事训练大比武中勇夺“三公里”和“手榴弹投掷”两项个人第一,获得“优秀新兵”“优秀义务兵”荣誉称号,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导弹操作号手,“当我看到导弹起竖时,内心无比震撼,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大国长剑,威震寰宇!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底气!”如今,余思齐以优秀的成绩进入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深造,“未来,我将向着军工报国的梦想勇敢前进!”
本次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还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了全球直播,40余万学生家长和校友在线观看。
校对 李海慧
来源:紫牛新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