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谁(纸上谈兵:赵括真的很差吗?)

149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2-12-09 08:28:16    

一直以来赵括都被人们认为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都认为他的指挥能力很差,都认为他是赵王中了反间计才换上去的,真正的历史真相早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我们已经看不到完整的事件全貌了,不过我们今天可以重新思考事情的一些细节。

这件事要从长平之战说起,大体原因是秦国攻韩三年,韩国不支,割上党之地以求和,上党太守冯亭不愿入秦,有意入赵,赵王贪利接受以至于秦国发兵攻赵,大体起因就是这样,刚开始赵国主将是廉颇,这位我们很熟悉,小学课文里学过负荆请罪,主人公就是他,是一位战国时期的名将,可是初战不利,廉颇被秦军主将王龁连败数次,退到赵国长平,也就是今天山西晋城高平市附近,战争的地点就在这里。

结果我们今天都知道了,赵赵成王因廉颇避战不出,听信谣言,换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冒然出击,结果被坑杀四十多万等等。

这是历史的记载,我们不说它有错,因为我们没有证明它哪里有错,我们就按这个记载分析,首先这个赵孝成王中谣言的事,先看谣言的内容:秦国不怕廉颇,廉颇要投降,秦国怕赵括。这个谣言高明吗?客观来说不怎么样,一看就是秦国散布的,也太明显了,可赵孝成王信了吗?不见得!换了廉颇并不代表是相信了谣言,要知道换主将这可是国家大事,要上朝开会讨论的,赵国朝堂上并不都是弱智。

可是为什么换了呢?我认为是赵孝成王不同意廉颇坚守。坚守不战就会变成持久战消耗战,赵国国力不如秦国,后勤粮草供应很成问题,看地图就能知道赵国地处北方,靠近匈奴游牧地区,为什么游牧?因为降水少不适合农耕,靠近游牧区的赵国农业水平也不怎地,亩产少人口少,据估计赵国当时的人口最多也就五六百万人,长平之战出动四十万是什么概念,青壮年几乎全上了前线,这让本不富裕的农业更加雪上加霜,所以赵王不想打持久战。

我们再看秦国,坐拥关中地区和巴蜀地区,全是产粮大户,再加上秦国兴修水利,郑国渠和都江堰都发挥了很大作用,最重要的也是秦国碾压赵国的杀手锏是商鞅变法,奖励农耕,奖励军功,使得秦国在粮食和兵源上大占优势,别说赵国,六国中的任何一国都比不了秦国,所以如果按廉颇的打法,赵国不是被打败的而是被拖垮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赵孝成王要换将的原因。

这个谣言的作用就只有一个,成为赵孝成王换将的借口。你们都看看我可不是胡乱换将啊,廉颇老矣他不行,他要投降,所以换了他,这和二战时期德国反间计拿下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一样,斯大林和克格勃不知道吗?他们当然知道,可是他们需要一个行动的理由。

再说说赵括,赵括是名将赵奢的儿子,将门之后,军事理论水平很高,相传赵奢都难不倒赵括,在军事上赵括属于少壮派,主张进攻,赵括理论水平最高,是少壮派的代表,而廉颇则属于老成派,主张防守,待机而动,廉颇资历最老,战功显赫,是老成派的代表,少壮派想建功立业,不进攻怎么扬名天下,所以赵括好吹牛逼,而廉颇因为之前几次败仗,知道秦军战斗力不俗,硬打打不过,当然廉颇已经是赵国的最高军事长官,再立了大功可能也没有更高的官可以封了,物极必反,功高盖主,廉颇就想稳,不输就行,两种想法。

赵括的指挥水平怎样呢?应该说可以。失败只是秦国太强,白起是战国第一名将有战神之称,我们看秦昭王换将的动作,偷偷的,没有明告全军,还规定反泄露白起为将者杀无赦,说明什么,说明赵括并不差,可以打败秦将王龁,要不然干嘛换将还偷偷摸摸的?王龁的水平高于廉颇,数次打败廉颇,这最起码证明赵括的水平并不在廉颇之下。

我们看战斗的过程,白起佯败引赵括出兵,然后派兵抄后,再出动精骑将赵军一分为二,赵括立刻就地组织防御,这时秦国出大招了,秦昭王亲自来到河西郡,征发十五岁以上成年男子全部参战,爵一级,截断赵军粮道,赵军断粮四十六天被迫突围,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秦国超强的军事动员能力,赵括的指挥没有问题。

还有一点也能证明赵括的水平,伤亡人数,赵国四十万全军覆没,真正战死的人数不清楚,但有很大一部分是投降后被坑杀的,当然还有一部分饿死的,秦国的伤亡有记载大概二十万,长平之战后秦国无力再进攻赵国,同意议和,秦赵双方战死的人数应该差不多,赵国主要败在断粮上,这粮食运输太重要了,要不陈毅元帅怎么会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赵括因为失败成了纸上谈兵的反面教材,属实有点冤枉,没办法,成王败寇,总得有个失败的理由吧!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