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孟子(名:孟轲)三岁时,他父亲孟孙激去世,留下他们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母亲仉氏带着小孟轲,又非富贵之家,生存已属不易,如果再想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让孩子享受好一点的教育,那只能是遥不可及的奢侈梦想了。
但是,这个母亲显然不是一般的母亲,不是普通人,她是孟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三字经》里说:“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意思是说,如果后天不进行教育的话,人性中的善就会变恶,善性变恶性。如何“教”呢?《三字经》里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孟母三迁”的故事,即“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另一个是“五子登科”的故事,即“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两个例子,前者是“贤母”(即孟母)的典型,后者则是“严父”的典型。
“严父”的故事我们姑且不提,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贤母”--孟母教子成才的故事。
孟母是一个善于教子的母亲,堪称教育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的教子佳话广为人知。孟子也争气,是个可塑之才,他从小立志学儒习礼,十五岁左右,他入学读书,“受业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上承孔子、子思之学。
《荀子·劝学》中有这么一句话:“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的意思是:蓬生长在麻中,不用扶就可以长得很直;洁白的沙子扔到黑泥巴里去,就会变得和黑泥巴一样黑了。古语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也说过这样的话,即“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意思无非是说一个人的成长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密切。坊间流传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孟母三迁”这个故事从汉代的《列女传》开始,被作为贤母教子的典范事例流传了一代又一代。
这个故事的原文是:
邹孟轲母:邹孟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街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徒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局吾子矣。”遂居之。
孟子小的时候非常顽皮,他的妈妈也就是孟母仉氏--为了让他受到好的教育,可谓费尽心机。起初,他们家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
其实呀,“孟母三迁”的这个“三”不一定就是数目的“三”,“三”在古语中有“多次”的意思。说的就是孟母为了教育好儿子多次搬家,试图通过一个好的外部环境来熏陶、感化孩子。“三迁”的成本有多高知道吗?但如果和孩子的成长成本比起来,“三迁”又算得了什么呢?孟母一再搬家的原因就是“怕孩子学坏了”,所以“择良邻”而处。后来众多母亲学习孟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着想,一再搬家,为的就是择个“好邻居”。
讲完了“孟母三迁”的故事,我们再来看看“孟母断织”的故事。这个故事出现在《三字经》里,就是我们很熟悉的“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童年时期,贪玩,有一次逃学回家,孟母正坐在机前织布,看到儿子这么不上进,很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咔嚓一下,把丝线全部剪断,织了一半的布和线都不能用了。孟子看到母亲把辛辛苦苦才织好的布割断了,很惶恐,马上跪下来问母亲为什么如此生气。
“你知道什么是半途而废吗?”母亲质问他。孟母对儿子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现在断了线,布没有办法织成了,再也接不起来了。学问也是一个道理,得靠你每一天每一年的积累、勤奋学习才能成就。如果半途而废,就像这断了线的布一样,无法成才。你明白吗?”孟轲从此谨遵母亲的教诲,再也不逃学了,起早贪黑,刻苦读书,发愤学习。
除了重视客观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孟母还十分注重言传和身教相结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孟子。《韩诗外传》中关于“买肉啖子”的故事,说的就是孟母怎么样以身作则、教儿子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当孟家还在集市旁边住的时候,有一次,东边的邻居磨刀霍霍,准备杀猪。孟子听到猪叫声,很好奇,就问母亲:他们杀猪干吗?孟母听了,笑了笑,随口应了一句,给你吃肉啊。孟子一听有肉吃了,就手舞足蹈起来。孟母说完这句玩笑话就后悔了,心想,我一直教育儿子要诚实要守信,自己怎么能不守信呢?这不是骗他吗?为了不失信于孩子,尽管家里很穷,孟母还是想办法买来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是《三字经》中的话。散文大家欧阳修也有几句著名的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孟母是一个了不起的母亲,她对儿子施教的种种做法,至今仍值得借鉴。正是在孟母的启蒙和引导下,孟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很早就受到礼仪风习的熏陶,并养成了诚实不欺的品德和坚韧刻苦的求学精神,终成一位大学者、儒学大师,取得很高的成就,并在齐国做到了三卿之一。“伟大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此言不虚。
终其一生,孟子的思想都是在其母的教诲下成长和成熟的。《孟子外书》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孟子在齐国官居客卿,但是做得并不开心,和齐宣王谈过几次话之后,才知道齐宣王只是表面对他客气,其实并不听他的。孟子想跳槽到别的国家去,有一天他愁眉不展地靠在门柱上发呆,知子莫若母,孟母就问儿子,轲儿,你脸色不好,有什么心事?孟子说,儿子认为,君子应该做些符合其身份的事,名正则言顺,不应该苟且求取什么封赏,不应该贪图荣禄。可现在我传的道,不被齐宣王接受,我想离开齐国,可是母亲年纪大了,不宜远游,所以我左右为难。
孟母就给儿子讲了一通大道理:“妇女之礼,精五饭(稻、黍、稷、麦、菽五种饭类),幂酒浆,缝衣裳而已。”意思说,妇道人家,只要本分地煮好五类饭,会酿酒,缝衣裳,这就是妇德了。妇女就应该待在家里做家务,不应该有管外面事情的想法才对。《易经·人卦》的“六二爻辞”说:“无攸遂,在中馈。”妇女不要老向外跑,只需居内、持家就可以了。《诗经·小雅·斯干》里说:“无非无仪,惟酒食是议。”贤惠的女人不议论人家的是非,只要把家人的酒食备好、料理妥就可以了。一个女人,不要去弄权,也不要老是抛头露面。这些都是说妇女应该守好“三从”之道。“故幼则从乎父母,嫁则从乎夫,夫死则从乎子,礼也。今子成人也,而我老矣。”幼年要听父母的,嫁人之后要听丈夫的,如果丈夫不幸去世,那就要顺从儿子。这就是礼。儿子现在长大成人了,而我老了。“子行乎子义,吾行乎吾礼。子何忧也。”儿子你应该走你的仁义之路,我应该守好我的妇人之礼。儿子,你不必担心我,自己决定吧。
《韩诗外传》还记载了孟母教育孟子认识自己的过失、自责自律的故事。孟子后来的教育思想就受到了母亲的影响。虽然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孟子同时也认为,人本性中的“善”还必须通过教育来加强道德修养。他主张只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内心的“善端”,就会通过对人性的了解而达到对天命的认识。
孟子最强调的是内心的道德修养,但他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后天的恶习,可以使人丧失善性。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比政治的作用更有效果。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有如此贤良的母亲,孟子想不成功都难。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