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上,总是伴随着审判和处决。
而耶稣被审判和处决,大概是要属人类历史上,最有名的大案件了。
但是,这起发生在大约公元30年的审判案,至今仍然争议颇多,比如耶稣的出生、耶稣为何被审判、为何被钉在十字架上、以及他的死后三天复活,等等。这一切,都像一个谜团。
今天,我们不去涉猎深刻的宗教思想问题,只说两件简单的事,实际因为这两件事关系紧密,也可以理解为两个问题一件大事。
那就是作为犹太人的大先知、神子,耶稣为何会被自己的同胞犹太人杀害?以及为何判决他的罪名且是叛国。
我们回到历史现场:在逾越节的前一周,那时候的耶路撒冷早已聚集了3万名朝圣者,他们怀着虔诚的心情等待着即将开始的7日祷告和斋戒。
在这个时间点,耶稣骑着一头毛驴,来到了耶路撒冷。
当耶稣出现在城里的时候,人们看到了他,立即欢呼起来。
为了表达对耶稣到来的欢迎之情,人们在耶稣要经过的路上,都铺满了棕榈枝和衣物。
但是这种热情,是一种喜悦的热情,并非是不可控制的狂热和痴迷。
尽管如此,耶稣的出现和受欢迎程度,还是引起了耶路撒冷神殿祭祀长的惴惴不安,因为神殿祭司长的职责是确保耶路撒冷城的安定。
此外,耶稣的出现,尤其是在朱迪亚传播福音的时候,信徒众多,传播甚广。这令神殿祭司长也感到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威胁。同时,耶稣传播福音的事迹,也传播到了罗马统治者那里,但是罗马统治者对此事有所关注,但并未放在心上。
总之,当时的耶稣是安全的。在随后的一周时间里,耶稣造访了耶路撒冷的神殿,并且在那里公开传播福音,接受民众和信徒的提问。因为追随耶稣的民众太多,狂热的信徒拥堵在神殿周围的街道上,不仅扰乱了治安,而且还影响到了周围的商人和街市的秩序。
这个情况,惹恼了犹太人的统治者,或者说耶稣的出现,严重挑战了耶路撒冷的统治者的权威,让他们深感自己的权力受到了威胁。
在耶稣所在的那个时期,朱迪亚虽被罗马统治。
但是,大多数的城市的实际统治者仍由犹太人的尊长,以旧有的传统方式进行治理。而耶路撒冷的最高统治者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神殿法庭。神殿法庭是由70人组成的犹太教公会。另一部分是犹太人的祭祀长该亚法,该亚法的职责是处理那些制造骚乱和不稳定因素的人,但是必须妥善处理,不能引发更大矛盾,以至于需要罗马军队进行干预协助。
因此,当有人把这些情况给神殿的最高祭司长该亚法报告后,老谋深算的该亚法知道此事比较麻烦,不能简单处理。于是派人密查此事,并且调查耶稣,以及追随他的门徒们。
结果,派出去的人给该亚法带回来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那就是耶稣的重要门徒,对其都非常忠诚,但是有一个人是个例外,又十分贪财。此人便是加略人犹大。
于是,该亚法使人暗中给犹大30枚银币。
在那个历史时期,30枚银币的购买力是多少呢?只能购买一个低级奴隶。以后,犹大也将因为这一背叛行为,被世人所唾弃。
收了30枚银币之后,犹大便出卖了耶稣。一日夜里,耶稣住在耶路撒冷城外的客尼西马园,这里是耶稣和最重要的信徒们的聚会之所。
犹大把神殿的祭司和士兵引到了这里,神殿的士兵抓捕耶稣的时候,他不但十分平静没有做任何反抗,而且还要求自己的门徒们也不要反抗。因此,耶稣被抓走了,但他的门徒没有被抓捕。
该亚法原以为耶稣会怂恿和带领信徒发动武装起义,制造动乱。但是他的想法错了,于是,该亚法打算只对耶稣进行例行审问。
就这样,耶稣被带到以该亚法为首的犹太教公会那里。那里有一群祭司,他们对耶稣进行了审问。根据《约翰福音》的载述,首先审问耶稣的是该亚法的岳父亚那,亚那是祭司殿中的长者。
经审问,犹太教公会给耶稣的罪名是渎神之罪,即玷污了上帝的荣耀。
根据犹太法典,渎神之罪应被石头砸死。但是在《马可福音》的载述,耶稣被判处的刑罚为死刑。
那么神殿的祭司,在那个时候到底有没有判处死刑的权力,历史学家也没有找到历史依据。而有史记载,在那个时候拥有此一权力的只有罗马总督。
总之,神殿祭司对耶稣的审判,肯定会引起极大的骚乱不安。如果没有罗马军队的镇压,这一判决甚至是无法执行的。所以,对耶稣的最终判决案,从耶路撒冷犹太教公会转交到了罗马总督彼拉多那里。
彼拉多在担任朱迪亚总督时期,历史学家塔西佗认为是在公元26年至公元36年。彼拉多原是庞修斯的萨莫奈部落的成员,他能够担任朱迪亚的总督,是因为皇帝提比略的宠臣赛扬努斯的力荐。
史载那时的朱迪亚的罗马总督,权力特别大,拥有生杀大权,也就是说如果想杀一个人,不需要通过罗马的审判程序,直接将其处死。如果觉得冤枉,想提出上诉,只能对罗马皇帝上诉。由此可见彼拉多的权力之大。彼拉多在担任朱迪亚总督的十年之间,与耶路撒冷的犹太人的关系,一度比较紧张。因为彼拉多为了表达对罗马皇帝提比略的效忠,便将提比略皇帝的画像挂在耶路撒冷城中凡是可见的罗马军团军旗的顶部。
彼拉多此举引起了很多骚乱,原因是彼拉多此举,伤害和触犯了犹太人的信仰。因为在摩西律法中,禁止张贴画像,搞画像崇拜。罗马皇帝提比略知道后,下令将城中所有自己的画像撤走。
在此多说两句,把彼拉多的情况介绍完。彼拉多在公元30年主持了有关耶稣的审判。但是在6年后(公元36年),因为阻止撒玛利亚的信众追随先知前往格里瑞姆山,采取血腥镇压,引起巨大骚乱。罗马调查委员会接到此情况后,对彼拉多进行调查审问,然后将其流放至威尼斯和法国。在公元39年,彼拉多在流放中被皇帝卡里古拉赐以自裁。
好了,我们回头继续说彼拉多接到了耶稣的案件后的情况。
耶路撒冷神殿的祭祀长该亚法对彼拉多非常了解,他知道这位总督大人对于犹太人的宗教争端没有任何兴趣,于是在对彼拉多的汇报中,他别有用心把这起原本是普通的宗教事件,刻意扭曲成了政治事件。
事件性质不同,所得到的关注也会不同。该亚法对彼拉多说耶稣自称是“犹太人的王”,暗示这可是叛国罪,对于罗马帝国而言,这是叛逆之罪。
彼拉多一听,觉得事态应该挺严重。不过,他决定把耶稣先交给正在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希律·安提帕处置。因为耶稣来自加利利,而被罗马统治下的加利利傀儡国王希律大帝的儿子正是希律·安迪怕。这样,也算是对希律大帝的尊重。
但是,当希律·安提帕审问耶稣的时候,耶稣一言不发。希律·安提帕恼羞成怒,便令士兵戏弄耶稣,甚至给他戴上荆棘王冠,穿上奇怪的衣服,然后将其押到彼拉多那里。
作为总督的彼拉多,认为这位犯人与众不同,便亲自审问。
有几句对话很有意思,录在下面,读者自赏:
彼拉多:你是犹太人的王?
耶稣:你这样问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还是道听途说?
彼拉多:你自己的族人和大祭司把你押到我这里,你到底做了什么?
耶稣:我的国不在这个世界上。
彼拉多:那你是国王?
耶稣:你说我是国王······所有坚持真理的人都听到我的训诫。
彼拉多:什么是真理?
······
总之,彼拉多在审问了耶稣之后,发现那些犹太人对耶稣的指控并不属实。那么该怎么办呢?彼拉多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前面已说,当时是逾越节。彼拉多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喜欢在逾越节期间选一个犯人释放,有点中国皇帝在某些日子大赦天下的意思。当时在彼拉多的监狱里还关押了一名叛乱分子,叫巴拉巴。
于是,彼拉多站在高处,对犹太民众说:
“我认为耶稣并未犯罪。”
但是,接下来彼拉多做了一件事,很耐人寻味。
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彼拉多怕承担杀害耶稣的责任,因为怕得罪信徒。
同时也怕承担把“自称为王”的耶稣释放的责任,因为怕给罗马帝国那边留下口实。
这真是一个难题,怎么办呢?于是,他玩了一个花招。
他对犹太民众说我今天只能释放一名罪犯,是释放耶稣,还是释放巴拉巴?我把这个权力交给了你们,让你们犹太人来决定。
当然也有一些史学家认为这是彼拉多想为耶稣洗脱罪名,毕竟巴拉巴是一名真正的该死的叛乱分子。可是,周围的犹太人竟然选择让彼拉多释放巴拉巴。
彼拉多内心不知作何感想,只是他令人端来一碗水,当众洗了洗手,以表示此事与自己无关。
接着,耶稣被交给神殿的祭司处置。
接着,耶稣被自己的族人——犹太人的祭司们判处叛国罪。
也就是说,耶稣被不是罗马族人判处了叛国罪,而是被犹太人判处了背叛罗马帝国的叛国罪。
很荒谬!
叛国罪,是重罪。那时候,犯最重之罪的人,都会被处以盯在十字架上的酷刑。但是耶稣身份特殊,是一位大先知,有众多信徒和追随者。因此,耶路撒冷神殿的大祭司们害怕在行刑的时候,遇到麻烦。于是,请求罗马军队负责执行死刑,确保安定。
不久,在罗马军队的护卫下,耶稣被脱光衣服,遭受了极其残酷的鞭打,遍体鳞伤。然后,耶稣被迫背上一根粗重的横木,在罗马军队的押送下,离开了耶路撒冷城,来到城外的山顶。在那里,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
从此,原本普通的十字架,在人类史上被重新定义。
从上午九点,一直到下午三点,耶稣忍受着巨大的折磨,他平静地接受了犹太人对他做的一切。然后,死去。
他的信徒们,把他的尸体收起来,抬起安葬。
《福音书》载述,耶稣死后三日复活。这都是信仰的事情了,在此不再赘述。
在这个影响了人类历史进程的最著名的案件中,我们看到了一种非常可怕的真相,那就是无论古今中外,为了权力,人性是可以残忍到不分族群、不分信仰、不分性别、甚至不分一切的。
愿巴以冲突早日结束!愿更多平民免受灾难!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