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尼采是谁的人物(哲学家尼采)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9 10:17:42    

上个世纪,周国平开了一次讲座。

那天,座无虚席,一千多人挤满礼堂,周国平刚开始讲,就停电了,然后点起一根蜡烛,他继续讲。

台下一片漆黑,只有一盏烛光,还有周国平的声音。

那时候,周国平觉得,自己就是在布道,他刚讲完要讲的内容,电来了,礼堂灯火通明,全场一片欢呼。

那天,周国平第一次公开讲尼采,获得了一个满堂红。

有人问周国平:

人们拼命追求物质财富,梦想财富自由,却从不考虑心灵自由,阅读尼采有什么意义?

周国平说:

读尼采本身就是对这样一种物质浪漫的质疑。

读那些哲学大师的著作,其实可以让你沉睡的、被压抑的精神浪漫的渴望苏醒过来。

尼采是谁?

他很狂,狂得高呼,我是太阳,太阳是我胯下金灿灿的睾丸。

他还宣称诸神并不存在,带着膨胀的自我意识嚣张地说:

如果真的存在诸神,我怎么能够容忍自己不是其中之一呢?

他还说: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他也说: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一切生活。

人们记住了他的很多话,却不知道他这个人。

尼采是一个矛盾的乐观主义者,他喊着乐观的口号,自己却过着悲惨的生活。

然而,他拒绝用痛苦的迷雾遮住太阳,就这一点而言,他是勇士。

01

西方历史上,有一个关于信仰的丑闻。

那时候,教皇为了敛财,去贩卖通往天堂的门票,声称只要买了这个东西,死后就能进入天堂。

在很多人眼里,教堂是一个很神圣的东西,因为教士代替了上帝在人间说话。

于是乎,此消息一出,无数人都买了这种门票。

其结果显而易见,人们当然没能因此进入天堂,因为天堂不是一个景点,管你好人坏人,买了门票就可以进。

十九世纪,西方贩卖天堂门票的丑闻已经过去了。

然而,很多人却丧失了真正的信仰,他们研究教条,被教条束缚着,残忍地“杀死了”上帝。

这时候,尼采站出来说,上帝死了。

这一宣告,石破天惊,尼采也成了大逆不道之徒。

尼采还比较幸运,不会如同那些宣布地球是圆的先辈们那样,要被架上火刑架,然而,尼采自己杀死了自己。

1844年10月15日,尼采带着哭声,来到了这个世界。

婴儿来到这个世界,是哭泣的,但他的父母,却是高兴的,父亲兴奋异常,为儿子取名弗里德里希·尼采。

这孩子看起来有点呆,有点笨,有点固执,直到两岁半才说出第一句话,还总是沉默寡言,目光严肃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好像要看个明白。

可他终究看不明白,多年后,他研究世界,研究自己,不晓得是否还记得儿时打量世界的眼光。

他只记得,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牵着他的手,在村外广阔的平原上散步,小池塘林立,远处飘来辽远的钟声,在平原上回荡。

他还记得,父亲手上传来的温暖。

然而,这温暖并没有持续多久,1848年8月,父亲摔了一跤,头部被猛烈碰撞,一年之后,命丧黄泉。

那一年,尼采4岁。

留在脑海中的,是深夜响起的警报,是屋子里家人的哭泣,还有死一样的寂静。

随后没多久,尼采的弟弟也病死了。

接连不断的死亡,压垮了这个家庭,他们对生活不抱任何期待,天父和天堂成了唯一的安慰。

02

几经变故,尼采的母亲带着一大家人,搬到了瑙姆堡附近的小镇上。

此时居民,生活刻板严谨,一切井井有条,统治者紧紧地控制着所有人的生活作息。

尼采生活在这里,跟其他人一样,严谨地生活,规规矩矩地做着一切,成为一个“小古板”。

在尼采心里,父亲就是自己最好的榜样,他想成为一名牧师。

所以从小,他就以牧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是一副镇定的样子。

有次放学,天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尼采没有带伞,于是,他不慌不忙,若无其事地走进大雨中,脚步毫不慌乱,就那么走回家里。

母亲问他,下那么大雨,为何不走快点?

他说:

不要在街上乱跑。

尼采对自己的要求总是很严格,干啥都有板有眼的,所以在学校里,他有了一个“小牧师”的称号。

他经常讲:

“只有当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主人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世界的主人。”

他自己主宰自己,按自己的要求打理自己。

九岁的时候,尼采开始学习弹奏钢琴,并且可以即兴演奏,随后,他尝试音乐创作,试着去谱写优美的旋律。

他还开始写诗,他还起草了各种原则和说教性论文。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天才的孩子,他也以天才的自傲看待自己。

小学毕业后,尼采去瑙姆堡上中学,他异乎寻常的智商,还有他过人的才华,让他脱颖而出。

1858年暑假,尼采回到乡间度假,彼时,绿树成荫,群山起伏,河畔的村庄,静静的,河水流淌,哗啦啦的。

每天早上,尼采去河里洗澡,浑身洗干净了,就开始感到前途迷茫,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不已。

面对未知的未来,尼采有些焦虑,回想起自己刚刚开始的人生,他拿出钢笔,写出了自己的童年史。

写完之后,他还写了几句话:

“生活如镜,

首当其冲,

便是认识自己,

千万要努力求索。”

他要去寻找自己了,然而,前路漫漫,一个人要走到自己,需要经历很多,或者需要特别幸运,才是直接抵达,不会在中途迷失。

03

越是长大,尼采渐渐感受到了人生的痛苦。

他开始写文章,开始质问上帝:

即使在如此美丽的世界里,依然还存在着痛苦的灵魂!但是痛苦究竟是什么呢?

这个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

但他也确实觉得痛苦,因为学校对于学生的个性打压,粗暴地用各种规矩约束学生。

尼采本来就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学生,他不断写日记,以此来清理自己的内心,他感觉自己逐渐变老,强烈的求知欲在抓着他,让他去吸收知识。

“强烈的求知欲抓住了我,让我对知识,对世界文明燃起了无尽的渴望。”

于是,他制定了庞大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地质学、植物学、天文学,还学习各种外语。

而且在他看来,最重要的是研究哲学,追求真理。

他依旧在为前途焦虑,他想取得职业的成功,成为一个成功人士,但他也想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探索。

他说:

“选择职业如同抽奖,其间大多数人铩羽而归,少数人才能获奖。”

他很自信,感觉要是愿意,他会在很多领域获得成就,但他真正在乎的,不是这些。

可是要选择什么职业呢?

按照家里的期待,他应该去做牧师,但他开始对这条路产生怀疑。

最后,尼采决定,不当牧师,要当一个博学多才的教授。

1862年10月,尼采离开了瑙姆堡,去上大学。

他和朋友结伴而行,骑马前去大学,漫游在乡间小路上,他们喝酒,聊天,尼采看着马耳朵,觉得那分明就是一头驴。

严谨的尼采,仔细观察,然后测量了一下马的耳朵,然后对同伴宣布:

“这是一头驴。”

他们高谈阔论,偷看农家纯洁的姑娘,然后对着她唱情歌。

最后,一位正直的农民忍无可忍,将这些年轻人赶跑了。

到了大学,尼采想做一个好学生,做一个完美的学生,于是,他很积极,参加学生会,进入团体。

一开始对于要不要加入社团,尼采还有些迟疑,但他很快就明白,如果不加入社团,就会被其他同学孤立。

他觉得,加入社团虽然会在某方面压抑自己,但同时会获得更多。

所以,他努力融入团体,让自己看起来和别人一样。

但尼采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保存了自己一贯严谨的生活作风。

那时候,没有决斗过的学生,是一个不完美的学生,为了让自己的学生生涯变得完美,尼采还进行了一次决斗。

然而,这样的生活,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是有趣的,但对尼采来说,实在很无聊,他很快就感受到自己灵魂的空虚。

尼采觉得,要是长期放纵下去,他也能适应那种“花天酒地”的生活:

习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但是当一个人对于眼前的邪恶没有源自本能的反应,那么他就走得离自己太远了。

尼采做不到这样去委屈自己的灵魂,他呼吁大家少喝酒,但大家都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

尼采被孤立了,他居然会去呼吁禁酒,这简直让人难以理解。

尼采越是痛苦,就越是努力学习。

然而,他依旧不能回答人生提出的问题。

他在给妹妹的信里说:

“如果你想要得到灵魂的安宁和幸福,那么你就要相信,如果你想要做真理的信徒,那么你就要探索。”

毫无疑问,他选择探索。

04

尼采是一个骄傲的人,被孤立后,他痛苦不堪,他决定转学。

于是,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他去学校报道的那天,听见校长对全体学生训话说:

“天才有他自己的道路。”

校长说的是伟大的诗人歌德,但这位校长接着说:

“跟随天才们的道路是危险的,歌德不是一个好学生,你们学习期间不可以他为榜样。”

此时,尼采觉得,他来对地方了。

他重新投入到学习里,给自己安排了大量的学习计划,然而,他很快又对这些东西感到厌恶。

一个偶然的机会,尼采遇见了叔本华。

那一天,尼采在书摊上看书,突然,他看见了《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他随手翻开,才翻了几页,书里的内容就将他震撼住了。

他仿佛听见一个声音在说:

带上这本书回家吧。

于是,尼采就买了这本书。

此时,叔本华已经去世多年。

尼采非常喜欢这本书,他昼夜苦读,甚至觉得,这本书就是为自己而写。

在叔本华笔下,世界的本质就是驱使人们投入生活的盲目意志。

读完之后,尼采觉得自己的生命充实了,他看到了自身可怕的真相,但他并不畏惧,他说:

“我们寻求的只是真理,尽管它很邪恶。”

从此,尼采将叔本华当成自己的人生导师,叔本华给他的灵魂注入了能量,让他投入研究。

他也发现:

天下没有多少人在忙那些具有重要性和真正意义的事情,他们大多智识庸常。

他再次听见了内心的呼唤:

写作,必须写作。

为了写作,也为了自己,他大量阅读,但对很多作家和哲学家,尼采都瞧不起,唯独对叔本华,他青睐有加:

在所有哲学家中,叔本华是最真诚的。

1867年,尼采去服兵役,他立志要成为一名出色的炮兵,为国效力。

战场上,尼采不带十字架,而是带着叔本华,在危机四伏的战场上,别人祈祷上帝保佑,尼采却低声呼唤:

“叔本华保佑。”

叔本华就是他的上帝。

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因伤退役。

但没事,因为叔本华,他觉得自己不是世界的异类,至少叔本华跟他一样。

世界本身是黑暗的,但有些人如同一盏灯,试着照亮周围。

05

尼采确实是一个天才,他学业优秀,前途一片光明,还没毕业,就有杂志向尼采约稿,待遇丰厚。

可尼采不愿意:

“我坚决不做一个愚蠢的政治家。”

不仅如此,还有大学向尼采发出邀请,聘请他当教授。

那一年,尼采不过二十四岁。

如此年轻的大学教授,简直前途无量。

此时的尼采,将音乐家瓦格纳当成自己的偶像,更让他兴奋的是,瓦格纳就在自己工作的地方隐居。

如此一来,他就有机会和瓦格纳进行亲密的交往。

尼采做了教授,还如此年轻,很快就成了上流社会的座上宾,不断有人向他发出邀请。

一开始,尼采享受这种生活。

但很快,他就对这种生活感到厌倦,连对自己教授的工作都感到厌倦了。

幸好,他还可以和瓦格纳交往。

瓦格纳是著名的音乐家,身后的追随者众多,但他和尼采一样,都信奉叔本华。

这让尼采和瓦格纳紧紧地连接在一起。

然而,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尼采一直在开拓,他一直在寻求真理,他无法忍受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瓦格纳不能绑住他,叔本华也不能束缚他,他只能自己寻找。

信仰一个现成的东西,只需要追随就好,但信仰真理,就需要不断寻找。

尼采一直在寻找,他想要寻找到那种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想要寻找到生命的意义。

我们终其一生,也在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06

尼采是大学语言学教授,可他却在语言学之外,开始研究哲学,研究科学。

但他没有决定当一个哲学家。

他说:

“我和科学、艺术、哲学的距离越来越近,以至于我觉得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是一个半人半马的怪物。”

《悲剧的诞生》发表后,一片哗然。

尼采被群起而攻之,哲学圈里的人接受不了他,语言学圈里的人,也接受不了他。

在语言学那些教授看来,你一个语言学教授,不去研究古典语言的华词妙张,竟然去研究悲剧,批判伟大的柏拉图。

简直是吃里扒外。

在哲学家看来,这啥玩意?你一个语言学家,竟然搞哲学,那不是不伦不类吗?

所以,尼采里外不是人,被彻底孤立了。

在学校里,听尼采的课的人越来越少。

他成了一个不合时宜的人,因为他干了一些不合时宜的事情。

他开始去审视偶像,甚至审视叔本华,他也从中看到了自己的方向。

然而,尼采如同逆流而行的小舟,步步都很艰难。

他和瓦格纳越走越远,和这个世界也越走越远,他觉得,瓦格纳没有力量使周围的人自由且伟大。

到了后来,尼采甚至觉得,瓦格纳就是一个小人,如同一个戏子一样在表演,因为他总是带着一种趋炎附势的气氛,还有夹杂着浓浓的宗教色彩。

这让尼采简直受不了。

这个世界将他吐了出来,因为他太与众不同了。

他说:

“我是精神的探险者,我在自己的思潮中漫游,只要思想召唤我,我会随时待命。”

他越来越像一个哲学家,时刻准备为真理献身。

他张狂地宣称:

“我是最后的人,因此我称自己是最后的哲学家。”

他将自己投入繁忙的写作里,让精神出去漫游,一段时间后,尼采如同被掏空了一样,他急切地需要休息。

但他却总是得不到理解,他彻底离开了瓦格纳,在特立独行的路上走得越来越远。

特立独行,比随波逐流,更需要勇气和力量。

07

决定当一个哲学家后,尼采的身体,总是出现问题。

1876年,他视力很差,在家修养,医生告诉他,最好在光线昏暗的房间里,什么都不干。

但不能用眼睛,可以用脑。

他到海边度假,每天早上,他躺在海边,朝霞升起,他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周围寂静,一切多余的声音都消失了。

他有自己的生活原则:

对人保持中立,不涉政治,保持中产的经济地位,不走显贵者的生活道路,不同自己生活圈内的人结婚,排斥任何宗教信仰。

他自己写作,自己思考。

《人性的,太人性的》出版之后,他将此书寄给瓦格纳,希望自己的偶像能改变。

随后,两人彻底决裂。

这给尼采带来沉重的打击,他的身体垮了。

他的朋友们相互询问:

“听说尼采的病无法挽回了,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就连已经与尼采决裂的瓦格纳,都感慨说:

“如果一个灵魂被如此的激情所折磨,那么要求他合乎常情地进行思考,是不恰当的。”

就连尼采,也觉得自己无法康复,他对妹妹说出了自己的遗愿:

“为我守灵的人只能是我的朋友,赶走那些泛泛之交和出于好奇的人,要不然,我无法保护自己。”

随后,妹妹将他带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谷修养生息。

那里空气清新,景色优美,草原的光线柔和宜人,星罗棋布的湖泊如同地上的星星。

他渐渐获得了生机,获得了活力。

朋友陪着他一起散步,为他朗读,而尼采在逐渐恢复生机之后,就开始沉思,去挖掘自己精神的宝库。

他路过热那亚,被当地的美景吸引,就开始在那里思考人生。

晚上为了保护眼睛,他熄灭灯火,伸展四肢躺着,邻居觉得,这个德国教授真穷,连蜡烛都买不起,还有人大发爱心,主动给尼采送来蜡烛。

每天早上,他一跃而起,穿上衣服,往口袋塞上一捆笔记,一本书,带上一些吃的,然后就去到海边,找一块大石头,像大蜥蜴一样躺下晒太阳。

眼前除了大海和纯净的天空,一无所有。

他会一直待到傍晚,然后带着自己的思考回家。

一个人思考得越多,越有做自己的力量。

08

日复一日,尼采喜欢这样的时光,他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入,他将自己的思考写出来,就是作品《朝霞》。

由《朝霞》开始,尼采看到了更多,他看到了永恒轮回:

“变化的世界和存在的世界最终的和睦状态,就是让万物陷入永不停息的轮回,这就是沉思所能达到的最高峰。”

想到这里,尼采情不自禁地哭了,他散步时走着走着,突然就泪流满面。

他觉得自己找到了某种本质,他为自己的思想感到骄傲。

终于,他找到了查拉图斯特拉。

他找到了精神的三种变形:

第一种,精神在重负之下变成骆驼。

精神听命行事,它总是说,我应该,他忽视了自己的自由意志,被外物驱使奴役。

精神听命于他的主人,放在生活中,他的主人就是传统的观念,世俗的束缚,是愚蠢无知。

第二种,精神由骆驼变成狮子。

此时的精神,开始反抗,他开始表达自己,他会对外在说“我要”,他想要挣脱束缚,跟随自由意志。

这是精神的觉醒,走到这里,一个人方才有了精神。

第三种,精神由狮子变成孩子。

此时的精神,没有束缚,他就是自己的自由,所以他说“我是”。

尼采继续思考,在信仰失落他时代,他高呼,“上帝死了”。

这一宣言,让无数人觉得,尼采疯了。

他怎么敢这么说话。

上帝啊。

一句话,尼采将自己推到风浪上,人们觉得他疯了,他也确实离疯了不远了。

一个跟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又不懂得虚与委蛇的人,总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

09

人生真孤独。

放眼身边,朋友背叛了他,他和这个世界又格格不入。

他觉得孤独。

可妹妹告诉他:

“你的孤独是事实,但难道你的孤独不是自找的吗?”

妹妹还建议尼采,去某个大学求职吧,当有了头衔和学生,人们就会承认你,作品才会有读者。

这一次,尼采没有拒绝,他给大学校长写了信,可校长回信说,没有哪个学校会允许自己的教师队伍里出现一个无神论者。

他劝告尼采,毫不留情地责备他。

尼采说:

受人误解,是我的必修课程。

我走的路是我自己的。

他渴望被理解,可外界投来的,总是误解,他呕心沥血创作,可是他的作品,无人问津。

但他依旧要说,他说:

“一个人必须要有将真理说出来的勇气。”

他甚至找不到愿意出版的出版商,人家冰冷地说,读者不会喜欢这样的东西。

语言轻蔑,毫无理解。

尼采自费出版,打算印40本,本来他想送给朋友,但只送出去了6本。

朋友都在哪里呀?

都已经离他而去。

精神折磨着他,身体也折磨着他,他外出修养,辗转于各国的城镇之间,只想给多病的身体寻找一片适合的水土。

有两年时间,他就这样四处辗转。

有时候,朋友去看他,他指着天空,忧郁地说:

“当我积累我的思想时,我的头顶必须有蓝天。”

然后,他把朋友带到悬崖边的空地上,对朋友说:

“我最爱躺在这里,酝酿我最好的思想。”

他一直在找,只为找到最好的思想,他否定自己的时代,诋毁现代人,他在善恶的彼岸,企图做一个超人。

然而,这片土地,终究是俗人的世界。

10

很长一段时间,尼采带着嘲讽活着:

“我怀着一种嘲讽的态度,活在这些愚笨的人中间。”

他也悲哀地想,人们无法对自己负责,因为不知道哪一天就会失去理智。

他越来越痛苦。

但尼采并没有绝望,他不想成为一个悲观的人,他觉得那是懦弱者的选择,他每天散步,寻找词语的节奏,经常通宵工作。

在他写完自己的自传《瞧,这个人》之后没多久,

尼采走在街上,看见一匹瘦弱的马,被主人无情的虐待,孤独又悲伤的尼采,上前抱着这匹马,嚎啕大哭。

他大概在这被虐待的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悲剧。

尼采疯了。

从此,尼采变得很快乐,他如同一个孩子一样,当他丢掉了他的思想,丢掉了他的精神,他获得了快乐。

此后10年,他就这样疯疯癫癫地活着。

他的理智完全丧失了,但他却活得纯真。

上帝见他活得太痛苦,于是拿走了尼采的痛苦。

尼采有句话说:

“生命就其一般方面而言,不是空乏和贫穷,而是丰饶、富饶,甚至是一种荒唐的奢侈。”

尼采一辈子,都在寻求积极的人生,他想要活好这一生。

他努力寻找超人,最终放眼一看,看到的都是孤独。

有句话说:

“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不是因为他喜欢孤独,而是因为他找不到自己的同类。“

大概也是因为其独处,所以才没有沾染上太多世俗的气息,才能更清晰地看到某些常人看不到的真相。

站得高,会很冷。

但最起码,放晴的时候可以看得远。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