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大全 >

秦始皇是谁(秦始皇到底是不是暴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18 08:47:47    

前言:

关于秦始皇是否是暴君的问题,历来存在着广泛的争议。作为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军事征服和政治改革,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那秦始皇到底是否是暴君呢?

一.秦始皇的简介: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他于公元前259年出生 ,出生在赵国并非秦国。之所以会出生在赵国,是因为他爹嬴异人当时正在赵国做质子。

嬴政10岁的时候才回到秦国,也就是公元前250年,是吕不韦花费大量精力与金钱才将他们母(赵姬)子二人接回秦国。回到秦国3年后,嬴政的父亲嬴异人去世(公元前247年),同年其子嬴政继位为王。嬴政继位时才13岁,由于赵姬和吕不韦合谋铲除异己,使嬴政失去了对朝政的控制。但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在公元前238年,平定了长信侯嫪毐叛乱的同时,又除掉权臣吕不韦,开始独揽大政。

二.秦国统一天下: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进攻,逐个击破。

统一天下的过程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涉及到多个阶段和关键事件。

秦国首先攻克韩国,公元前230年,秦王政派内史腾率军攻破韩国首都新郑,俘虏韩王安,彻底吞并韩国,拉开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序幕。

接着是赵国,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利用赵国因连年战争和大旱导致国力衰弱的机会,派大将王翦率军进攻赵国,围攻邯郸。赵国名将李牧率领赵军进行了坚决的抵抗,秦军初战不利。王翦随后使用反间计,收买赵王的宠臣郭开,诬陷李牧叛国,导致李牧被赵王迁所杀。李牧死后,赵国军心大乱,王翦趁机再次率军大举进攻赵国,最终攻克赵国都城邯郸,赵王迁被迫投降。赵国公子嘉逃至代城(今河北蔚县)并自立为代王,继续抵抗秦国。

然后是魏国,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领兵攻魏,采用水攻的策略,引河水和沟水灌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导致魏国都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国灭亡。

接着是楚国,公元前224年,秦王政集中全国之力,出兵六十万,以老将王翦为统帅,大将蒙武为副将,攻打楚国。楚王负刍集中楚国全部精锐部队进行抵抗。王翦采取坚壁高垒、避免决战的策略,与楚军长期对峙。楚军因粮草不济,被迫向东撤退,王翦趁机发起攻击,大败楚军。秦军随后攻取楚国大量领土,并在不久后一举攻破楚国的首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灭亡。

最后是燕国和齐国。公元前223年,秦军继续向楚国纵深挺进,灭亡楚国后,秦王政决定解决赵国的残余势力。公元前222年,王翦之子王贲率军进攻代地,俘虏赵国公子嘉,赵国彻底灭亡。随后,王贲回师攻打辽东的燕国残余势力,燕王喜兵败被俘,燕国灭亡。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派王贲率军攻打齐国。齐王建在相国后胜的怂恿下,不战而降,齐国灭亡。

秦国的统一过程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秦始皇的统一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战国混乱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国家。

三. 秦国统一天下后实行了哪些政策?

秦国在统一天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

1.推行法家思想:秦国推崇法家思想,以严刑峻法来维护国家的统治秩序。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思想对秦国的政策制定有重要影响。

2.统一度量衡:为了加强经济交流,秦朝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标准,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3.统一货币:秦朝还统一了货币,铸造圆形方孔钱,便利了经济的流通和发展。

4.统一文字:秦国统一了文字,使用小篆作为官方文字,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统一。

5.焚书坑儒: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政策,以消除思想上的多元性,强化中央集权。

6.修建和扩展长城: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秦始皇下令连接和扩建了长城。

7.修建宫殿和陵墓:秦始皇修建了阿房宫等宫殿,并建造了宏伟的陵墓——秦始皇陵。

8.徭役制度:秦朝实行严格的徭役制度,征发大量民力进行工程建设,如修建宫殿、陵墓、道路和长城等。

9. 郡县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0.修筑驰道:秦朝修筑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驰道,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

这些政策在短期内确实加强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交流。然而,过于严酷的法律、繁重的徭役和重税也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了秦朝的快速灭亡。

总结:

说秦始皇是暴君的人中确实有一些著名的人物,如贾山、贾谊、陆贾、董仲舒和司马迁等,他们大多是儒学出身。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确实得罪了儒生群体,而历史上的史书又多由儒生所编撰,因此,在儒学影响下的史书中,秦始皇的形象可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妖魔化”。

关于焚书坑儒的事件,确实存在一些争议和细节上的误解。秦始皇焚书的行为是事实,他下令焚烧《诗》、《书》等儒家经典,目的是消除思想上的多元性,统一思想和意识形态。至于坑儒,传统上认为秦始皇坑杀的是儒生,但近现代一些学者提出,坑杀的对象可能是方士或术士,而非纯粹的儒生。原因是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信任术士徐福等人,但最终发现被欺骗,愤怒之下坑杀了四百多名术士。

然而,这种说法并没有完全被学术界接受,且存在争议。一些史料记载秦始皇坑杀的是“诸生”,这个词语在古代可能泛指学者、儒生等知识分子,而不仅限于术士。另外,秦始皇时期的坑杀事件可能不止一次,对象也可能包括反对秦朝统治的各类知识分子。

至于儒生们是否恶意诋毁秦始皇,将术士坑埋说成坑儒,这一点在史料中并没有明确的证据支持。历史记载往往受到记录者立场和时代背景的影响,因此,在评价秦始皇及其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资料和观点。尽管秦始皇的一些做法在当时可能被认为是必要的统一措施,但无可否认,他的统治手段也给当时的百姓带来了极大的苦难,这也是他被视为暴君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结束了长期的战国纷争,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加强了国家的中央集权,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秦朝的统一不仅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统一成为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而且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历代的基本版图。我个人认为始皇帝是明君,那大家的看法又是什么样的呢?欢迎大家讨论。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站长邮箱 87868862@qq.com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