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名人 >

洪秀全简介及故事(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洪秀全)

19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1-12 17:20:10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太平天国天王,清末农民起义领袖,族名仁坤,曾用名火秀,后来为了避上帝名讳而改为秀全,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福源水村人,客家人。

道光年间,撰写《原道救世歌》等作品。咸丰元年(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发动金田起义,就任天王,定国号太平天国。咸丰三年(1853年),定都江宁(今南京),改称天京。建都之后,洪秀全分兵占领长江各省,派兵北伐、西征,并摧毁江南、江北大营。咸丰六年(1856年),洪秀全诛杨秀清、韦昌辉,史称“天京事变”,随后,他迅速启用陈玉成、李秀成等新将领;并以洪仁玕为军师,推行新政。同治三年(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天京病逝,享年51岁。其逝世后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

在政治上,洪秀全完善职官制度,修建王府,确立五军主将;在经济上,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力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在文化上,他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四书五经” ;在宗教上,他维护拜上帝教的独立性,抵制列强的宗教渗透;在主权原则上,对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一概不予承认,并积极抗击帝国主义侵略。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历时十四年,给中外反动势力沉重的打击,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留下深远的影响 。洪秀全为太平天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乃至孙中山也自诩“洪秀全第二” 。但洪秀全奉行的盲目排外政策和不切实际的纲领以及他后期腐化的生活作风等,都具有负面影响。

人物评价:

孙中山:①洪秀全未成而败,清人贬之为寇,而我们四人(指孙中山、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的志向正如洪秀全一样,那么,我们四人倒成了清廷的“四大寇”了。②朱元璋、洪秀全各起自布衣,提三尺剑,驱逐异胡,即位于南京。朱明不数年,奄有汉家故土,传世数百,而皇祀弗衰;洪朝不十馀年,及身而亡。无识者特唱种种谬说,是朱非洪,是盖以成功论豪杰也 。(《太平天国战史》)

蒋中正: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而其民族思想之发皇,轰轰烈烈,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

章太炎: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洪家杀尽汉家亡,依旧猢狲做帝王。 (《逐满歌》)

毛泽东:洪秀全等人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之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人物争议:

死因争议

1.致病而死

同治三年(1864年)3月,天京合围后,城内粮食不足,洪秀全带头吃“甜露”(草团)充饥,因而致病。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1864年6月1日),洪秀全病逝于天京,清军在城陷后将他的遗体毁掉 。

2.服毒而死

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主要将领,洪秀全去世时,他在天京主持天京保卫战,对天王府的情况当有较确切的了解。曾国藩刊刻的《李秀成自述》中,言及洪秀全之死:“天王(洪秀全)斯时焦急,日日烦躁,即以四月二十七日服毒而亡。”其后半部分中说:“天王之自杀,更令全局混乱。”曾国藩在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七日(1864年6月1日)的奏稿中说:“首逆洪秀全实系本年五月间,官军猛攻时,服毒而死。”

根据上述资料,大多史家认为洪秀全系“服毒自杀”。郭廷以说洪秀全之死,“以服毒说为近真”;简又文在《太平天国全史》中指出,洪秀全自杀是“事实”;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稿》根据《李秀成自述》内容,认为洪秀全“四月十九日(天历,即1864年6月1日)服毒逝世”。但当时的学者对洪秀全自杀说,已有一定程度的怀疑 。

功过争议

新中国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里,学术界对洪秀全的评价基本上是肯定与褒扬。1964年,戚本禹挑起了一场批判李秀成的论争,使得以影射史学为特征的极“左”思潮在中国大地上泛滥。在随后发生的“文化大革命”中,称颂太平天国,颂扬洪秀全的做法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被说成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洪秀全被称之为革命领袖,甚至以洪秀全划线,以此区分太平天国历史人物的功过。一时间,洪秀全被称做为“千古完人”。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对太平天国的研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开始变得偏颇,否定太平天国的观点甚嚣尘上。认为太平天国宗教是邪教的说法在立论上存在着极其明显的破绽。不能因为洪秀全的一些失误就否定太平天国所有的人,对于太平天国进行笼统的否定并非客观的研究、而是随意裁剪拼凑史料。对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事件,应分别评论。

来源:历史人物传记故事

相关文章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人物集 鲁ICP备2022021552号-3